哥哥中班的時候,有些行為真的是讓媽媽很受不了…
媽媽那時很懷疑他是不是有過動的傾向。
所以媽媽先幫哥哥診斷一下哪些是他目前有的行為:
以下即是美國精神科醫學會DSM-IV的「過動症」臨床診斷標準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herry79520/20857532 (因字數的限制,放置在│分享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文章)
做完以上的診斷,媽媽覺得似乎還好,沒有達到過動兒的標準,只是一些不好的舉動,一直讓我很困擾,那一陣子,老師幾乎每天都寫聯絡簿,大部分都是無心的舉動造成其他同學的傷害(不懂得與人相處的模式),或者遇到需要動腦或是思考的課程,不都想嘗試解決。在家,沒事做時,他的手腳很喜歡碰、踢或者敲打一些東西,有時候還會大叫或尖叫(正好他的音調又很尖,長期聽下來,媽媽真的是受不了!)
老師建議我可以帶哥哥去看看兒童心智發展科,老師也覺得他有點像,又有點不像,可說是介於零界點。透過醫師專業的評估,如有問題可以及早治療,而且六歲之前是黃金時期。班上同學也有人去看,只是症狀不同,有的是自閉,有的是注意力不集中,後續都有到醫院定期治療。
其實,哥哥這樣,我也很難過!難道我生的小孩是有問題的嗎?有點不想面對事實!不過我還是要把握六歲前的黃金時光,還是給醫師做專業的評估。
我記得3月下旬先帶哥哥到萬芳醫院掛兒童心智發展科,跟醫師說明哥哥的狀況,並要求可以做相關的診斷。那天只是跟醫師聊聊狀況,還是要透過一些相關的測驗才可以判斷是否為過動兒,所以就預約的下次跟兒童心理師的診斷時間是在3個月之後!(之前老師就有跟我說,預約有等很久很久,果真!也是因為現代人小孩生的少,也就這樣比較注重小孩的心智發展,要不然像這樣的小孩生活在以前的時代,父母親也只會認為小孩只是好玩而已!)。那天醫師問我要拿藥嗎?不過他建議6歲之前的小孩不需靠藥物治療,只需做感官統合的訓練即可。(那為什麼還要問?)
之後,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,我都會跟哥哥討論他的行為有哪些是不好的,並提醒他如何處理,才不會一直重複的發生!不知道是不是哥哥長大懂事點了…還是常常跟他溝通的結果,好像有些許的改善,老師也認為好像也沒有必要再去做診斷了!
不過,既然預約了,還是去看看!
診斷的時間約一個小時,剛開始兒童心理師先了解狀況,之後,就哥哥跟兒童心理師留在房間裡做診斷測試了!
一小時過後,兒童心理師跟我說哥哥的結果並無明顯的傾向是過動兒。而且這一小時的時間,哥哥與她配合的很好,也很認真的完成每一個題目,並無專注力的缺失!
這時,我真的鬆了一口氣!至於他的一些行為,兒童心理師說只要好好的與他溝通並適時的給予鼓勵與獎賞,可以慢慢的改善了!這次的診斷還有測試IQ,只有中上的程度而已。
沒事就好!不過哥哥的一些行為舉動還是很讓我傷腦筋呀!
另外這次我還學到原來過動兒跟注意力有關係唷!
(那時我還不解為何這兩個名詞可以放在一起,呵呵!)